隨著工業的不斷發展,模具的低溫處理已經成為模具熱處理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。以前,通常采用-80C進行冷處理。液氮氣體被用于-130-190C范圍內的冷處理,并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。
液氮深冷箱逐步采用渦旋式壓縮機和變頻技術,實現了節能制冷和制冷量的靈活運行和控制;選擇二次制冷技術,可達到-60℃的低溫;選擇雙制冷機組,可單獨運行或一起運行,增加了制冷量,提供了兩層保障;采用箱帶式發電機組,無需外接電源,可使制冷系統連續運行,防止箱內溫度的任何波動。全部采用可控程序微處理控制系統,具有溫度設定、溫度控制、除霜、溫度顯示、溫度記錄和報警等功能,實現了液氮低溫箱的智能化控制和運行狀態的連續記錄。

液氮深冷箱保溫系統由充氣管道保溫系統和箱體保溫系統組成。箱體保溫系統由專用保溫層組成,厚度為150毫米,特殊要求的厚度可達到200毫米,可有效阻隔箱體內外的冷熱交換,減少液氮的消耗。上蓋與箱體之間裝有彈性硅橡膠圈和羊毛氈雙層密封圈,并配有可調式鎖緊裝置。箱體外壁與室溫的溫差不超過10℃。
對于液氮深冷箱的溫度和時間的設定,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。其實,在模具低溫處理過程中,低溫處理的溫度和保溫時間非常重要,它直接影響到低溫處理的效果。一般來說,溫度越低越好,在室溫下的停留時間應該越短越好。淬火后,在室溫下的停留時間應不超過半小時。保溫時間的設定是以保證整個模具的冷透性為原則,主要取決于模具的幾何尺寸。在低溫處理過程中,由馬氏體到奧氏體的轉變是由溫度的變化引起的。一旦模具的低溫處理溫度達到低溫處理溫度,轉變就結束了,不需要"保熱"。但是,如果批量裝載或工件尺寸較大,則需要一定的冷卻時間,一般為0.5~1h。